散文,  日常

在一个文明的时代寻找蒙昧的气息

大部分人都会在某个时候感叹这个时代的节奏,为这个时代所定下的真理所困惑,似乎我们都知道是什么是对错,但是却不一定有行动的方向。

这是一种错觉,没有哪个时代的人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只是现在的我们过分执着而已。这个时代不再若那般缺少食物,不用再流离失所,也难免人们会去给自己的人生拟定美好未来。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幸福的,尽管受到法律约束,尽管受到资本剥削,至少我们不用面对瘟疫,不用面对战争,人类也没有食物链上端的天敌,我们可以用祖先为了在蒙昧时代里生存而进化出来的大脑去做无谓的幻想。

太多太多的事情不再需要去思考,不用思考狩猎,不用思考迁徙,不用思考祭祀,不用为那些无法解释的物理现象编造一个合理的解释,不用构思神明,只需要思考繁冗无聊的日复一日的工作。于是我们从蒙昧中一路走来进化出来的大脑开始开始暴露出先天性的“缺陷”,总觉得这个时代不再浪漫。

于是人们需要复古,以往事作为开辟思维的媒介,寻找这个安逸的时代之外的东西,以此为艺术的升华。

过时的东西也许再难找到用途,亦或者失去了性价比,却可以成为某些不可或缺的精神需要。电子专辑已经占领了人们的生活,从唱片到磁带再到光盘,我们已经不再需要物理媒介传播音乐,但是还是有人喜欢收集实体媒介,因为那种感觉才像是收藏了音乐,拥有了它。我也会收集一些CD,似乎它们才能证明音乐在我心中的重量。有一些未来幻想里猜测未来人们的灵魂可以脱离肉体存在,欢愉可以不需要任何物质消耗,也许最多不过一点电量。我们就像是抛弃了物理媒介的音乐,被储存在互联网里,这似乎一点也不浪漫。尽管很多人,浪漫的主体是我们的灵魂,但我却因此觉得浪漫的主体正是这肉体,感官。

复古就像是返老还童,去寻找小孩子才会懂的浪漫,对现代都市里的极简主义趋之若鹜,想要繁复又有规律可循的美丽,像是古典的雕花,又或者是用专门的笔精雕细刻的花体文字、有上帝或者精灵存在的小说、被繁华簇拥的森林、有小鹿光顾的木屋学校的课本里教的是经文或者巫术、蒸汽火车上的一夜星空。

虽然我的生活和这个时代都正在向前走,但是我也无法停下去寻找那些古典的美,想要遇见那些“古典”的人,去思考那些“古典”的故事。

留言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